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创新社会管理应加快社会组织的发展

发布日期:2012-02-14 信息来源:河北机构编制网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是必须加快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

  社会组织在我国又叫“民间组织”,在国外有人称之为“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还有人称之为“第三部门”。社会组织是非政府、非营利、志愿性的组织。它涉及的范围广泛,数量庞大,大概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维护其成员利益的组织,如工会、协会、商会、社区组织等;第二类是利益协调组织,如各种中介组织;第三类是纯公益性志愿组织,如形形色色的扶贫、慈善、公益基金、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组织。其中第三种类型应当说是社会组织的核心,是现代社会组织运动的标志。

  社会组织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自主性。社会组织是与政府、企业相并列的独立组织,具有自主性,在人事、财务、机构设置、内部管理等方面享有自主权。第二,志愿性。自愿合作与积极参与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组织的成员一般都是以志愿的形式加入,具有比较强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主动、自愿地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宗旨是服务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组织的服务就不收费,不核算,而是说,社会组织在运作过程中不得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不得损害公共利益。第四,组织性。社会组织的所有团体都是依法建立的正规组织,有一整套行为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组织的要求行动,其行为不能违反所在组织的规范。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社会组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蓬勃发展,形成了结社浪潮,尤其是发达国家其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对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组织的多寡兴衰及其功能作用发挥的好坏,已经成为公民社会成熟与否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一般分别超过50个和10个,如德国120个、法国110个、日本97个、美国52个、阿根廷25个、新加坡14.5个,巴西13个,我国香港25个,而我国大陆只有2.4个。 全球范围的结社浪潮,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都在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

  社会组织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新格局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都与社会组织直接相关。实现社会协同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要以一定的社会组织为中介,把公众组织到一个个社会组织之中,才能更加集中地反映公众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效能。

  第二,“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需要社会组织。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正在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的自由度越来越大,流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呈现出明显的“无组织”结构特征,特别像进城的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和各种类型的临时工,其无组织特征更为明显。这种状况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非常不利,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一定社会组织来为自己提供服务,社会也需要一定的组织来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与稳定。而在一个“自由人社会”里,社会组织则会使绝大多数“自由人”在其中找到为自己服务的“组织”,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管理。

  第三,社会组织能够充当国家与个人矛盾冲突的“减压阀”。在我国,个体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政府侵害后,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找关系,二是上访,三是走极端(如自焚、伤害他人、闹事等)。由此造成社会规则失效和社会动荡不安。如果公民能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而组织起来,由组织派代表与政府沟通协商,就能有效缓解政府与个人的直接冲突。因为有组织,双方就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协商,就能逐步生成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在国家(政府)与个人之间铺设一条缓冲地带,从而减少社会振荡。

  第四,社会组织能有效地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公共需求增多与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的矛盾在我国长期存在并不断激化,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政府虽然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渠道,但相对于社会急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仍然难以胜任。在这方面,社会组织发挥着政府难以替代的重大作用。它会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的需要。

  第五,社会组织能有效规范和矫正组织成员的社会行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社会组织,尤其是正式的社会组织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宗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运作机制,这无疑会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个人行为产生导向和规范作用,尽量减少成员越轨行为的发生。社会组织的这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功能,是实现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社会管理社会化的唯一现实途径。另外,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随着各种自愿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的出现,会有大量的公民参与其中,无论是帮助别人者,还是受到帮助者,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全民族、全社会的道德水平都会得到提高。

  三

  社会组织既然对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加快发展。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发展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挖掘和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促进我国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

  第二,积极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应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出发,大力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组织,特别是积极促进以志愿服务、慈善公益、老龄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联合性、专业性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发展适应市场化进程的行业性社会组织;鼓励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农村专业性经济组织。

  第三,推进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一是推进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引导社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二是促进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项目运作、策划组织、协调服务等方面能力;三是促进社会组织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财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制度。

  第四,健全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第五,加强对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研究解决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在规划行业发展、制定行业标准、研究相关领域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时,应当听取有关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决策。

  总之,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就一定能使我省社会组织得到更好发展。

  (作者冯必扬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河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13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31 号

冀ICP备18002309号-1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