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系改革全局的一个重要环节

发布日期:2010-06-22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七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地位

 

学者们普遍认为,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必须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地位、作用等问题,以更好地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学者们认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系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完善,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比较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逐步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总体上已形成基本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才能准确把握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处的发展阶段。

行政管理体制是联接各方面体制的重要环节。有学者指出,我国的改革事业已进入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与各方面体制密切相关,是联接各方面体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改革全局的重要环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和成效,直接影响到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只有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才能带动和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等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构筑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全面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有学者强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实际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而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从资源配置来看,生产要素市场还很不完善,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市场主体来看,政府过多直接干预经济活动,企业投资自主权还没有完全落实;从财税体制来看,目前的制度安排还存在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从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使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使政府职能从追求短期GDP最大化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让政府真正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全局性

 

学者们强调,我国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先例可循。它既不是我国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也不是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制度下的行政管理体制,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全局性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把握。

充分认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有学者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各种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出现,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在一些方面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状况也越来越突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分重要的任务。只有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保障。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有学者强调,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正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如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政府职能界定尚需进一步厘清,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分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仍然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清晰、权力责任不对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政府的协调运转,降低了行政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成效。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有学者提出,现在离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还有10年左右的时间,任务紧迫而艰巨。今后10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完成六项重点任务。第一,科学配置政府职能,解决好政府应当做什么的问题。第二,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人员和行政支出的规模,解决好政府规模多大的问题。第三,调整优化各级政府的横向组织结构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纵向组织结构,解决好政府是什么结构的问题。第四,改革创新政府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解决好政府应当如何运行和管理的问题。第五,确保行政权力在法制轨道上运行,解决好政府应当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问题。第六,着力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解决好政府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

 

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学者们认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要更好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和部署,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学者提出,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当前,应着重实现政府职能向四个方面转变:一是向大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转变。通过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健全监管体系,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健康的市场秩序。二是向有效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更新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要。三是向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管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事业。四是向实行科学化的公共治理转变。树立公共治理理念,由以行政控制为主向以服务公众为主转变,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

加强依法行政。有学者强调,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则。要通过加强立法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组织立法,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率。二是加强行政程序立法,运用法律规范行政权力的运用,对各行政部门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三是健全对行政权力的法律监督机制,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是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在明确界定决策责任主体和责任界限的基础上,预防和纠正行政失误。

实现政府管理创新。有学者认为,政府管理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体现。应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一是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的理念,强化政府主要职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二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行为,完善审批方式;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使行政权力运行更加透明,便于群众监督;加快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使之承担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学者指出,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者和推行者。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第一,在公务员队伍中解决好为谁服务、如何服务这一核心问题,大力培养和强化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第二,完善公务员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实现公务员队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健全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和进入、退出机制。第三,抓好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公务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作者:汪玉凯      李庆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河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13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31 号

冀ICP备18002309号-1

您是第位访问者